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陕西中医1993,14(12):534
|
剂型 |
汤剂
|
药物组成 |
茯苓15g,桑寄生15g,大腹皮15g,白术12g,猪苓9g,泽泻9g,桂枝6-9g,木瓜30g,砂仁6g。
|
加减 |
血压高、头晕目眩者加夏枯草、钩藤、石决明各15g;头痛、视物不清、恶心欲呕者加半夏10g,珍珠母30g,羚羊角粉1g(冲服)。
|
功效 |
|
主治 |
妊娠高血压综合征。
|
制备方法 |
|
用法用量 |
日1剂水煎服。水肿消退,血压稳定于正常范围后,改为2日或3日1剂,直至分娩,每10剂为1疗程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9例,年龄22-39岁;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6例,中度84例,重度9例;第一胎妊娠139例,第二胎65例,第三胎5例。均具程度不同的水肿、蛋白尿、高血压,其中水肿200例。尿蛋白(+)66例,占32%;(++)91例,占43%;(++++)以上52例,占25%。血压波动在17-19/12-13kPa者68例,占64%;在19-22/13-15kPa者68例,占33%;22/15kPa以上7例,占3%。结果:疗效标准:服药1疗程后,水肿消退,蛋白尿消失,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为痊愈;服药1疗程后。水肿有所消退,尿蛋白量减少,血压有所下降,但均未控制在正常范围,或三大症状有两项恢复正常,1项不正常为有效;用药1疗程后症状无明显减轻甚或加重者为无效。结果:轻度妊高征116例,痊愈116例;中度妊高征84例,痊愈34例,有效49例,无效1例;重度妊高征9例,痊愈6例,无效3例。共痊愈156例,有效49例,无效4例;总有效率98%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