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中草药1991,22(6):260 |
剂型 | 片剂 |
药物组成 | 丹参、赤芍、王不留行、石苇、红花、皂刺、蒲公英、败酱草、川楝子等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前列腺增生,慢性前列腺炎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常规服用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|
药理作用 | 取小鼠灌服蒸馏水配制成的药液9g/(kg.日)。观察指标:①对实验性小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:用丙睾皮下注射造模,造模同时给药和造模6日后给药,分别观察其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。②抗炎作用:分别用角叉菜胶致足蹠肿胀法、巴豆油致耳壳肿胀法,伊文氏蓝腹部染色法、皮下植入棉球致肉芽肿法,观察其抗急慢性炎症、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。③体外抗菌实验。观察不同剂量对5种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。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:分别观察其对碳粒廓清速率、迟发性超敏反应、溶血素生成的影响。结果:本方对丙睾所致前列腺增生有显著的预防及治疗作用,其效果接近地塞米松。对两种急性炎症及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,并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。对金葡萄等5种细菌有抑制作用,但其药物浓度已大大超过临床用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。能显著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吞噬细胞功能,促进其抗体生成,对正常小鼠能明显抑制其迟发性超敏反应。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