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,13(12):733 |
剂型 | 口服液 |
药物组成 | 女贞子15g,旱莲草15g,生地15g,丹参15g,益母草15g,小蓟15g,白茅根15g,连翘15g,茯苓15g,黄芪15g,石苇15g,当归6g,甘草3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小儿急性肾炎。 |
制备方法 | 上药制成合剂。 |
用法用量 | 每次50ml,日2次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本组治疗小儿急性肾炎98例,分为正常组34例,男15例,女19例;年龄6-12岁。中药组33例,男22例,女11例;年龄3-12岁。西药组31例,男16例,女15例;年龄3-13岁。急性肾炎诊断标准以“关于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的建议”修改方案为准,观察指标:脂质过氧化物(LPO),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,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SH-Px),血栓素A2(TXA2)及PGI2,住院期间水肿、血压、血沉、抗“O”、血清补体、体液免疫、T淋巴细胞亚群等。结果:急性肾炎脂质过氧化物(LPO)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SH-Px)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(P<0.001),而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则无差异(P>0.5)。经治疗后LPO降低、GSH-Px增高(P<0.001),且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(P<0.05)。提示本方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。患儿前列腺素稳定代谢产物6-K-PGF2降低,TXB2升高,TXB2/6-K-PGF1比值升高,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(P<0.001)。治疗后TXB2下降(P<0.01),6-K-PGFIα升高(P<0.05),TXB2/6-K-PGF1α。下降(P<0.01),且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(P<0.01);另外中药患儿血尿和蛋白尿阴转率明显优于西药组(P<0.005)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