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,10(3):182 |
剂型 | 冲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芪10g,白术3.5g,防风2.5g,桂枝2.5g,白芍2.5g,生姜2.5g,大枣2.5g,甘草7.5g,黄芩2.5g,鹅不食草5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过敏性鼻炎。 |
制备方法 | 上药制成冲剂,每包10g。 |
用法用量 | 常规服用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过敏性鼻炎121例,分为中药组68例,男31例,女37例;年龄11-57岁,平均33.2岁,其中21-40岁56例;常年性过敏性鼻炎23例,季节性过敏性鼻炎45例;病程从3个月至30年不等。其中66例均用过西药治疗,包括10%硝酸银下鼻甲涂抹烧灼、康宁克通-A以及特异性脱敏等治疗。对照组53例,男31例,女22例;年龄23-60岁,平均31岁,其中21-40岁40例;常年性过敏性鼻炎19例,季节性过敏性鼻炎34例;病程从6个月至25年不等。对照组用胸腺因子行双下鼻甲注射,每次每侧下鼻甲注射2ml,每周2次,连续4周。根据疗效评定标准:显效:自觉症状基本消失,鼻甲无明显肿胀,粘膜红润,无清水样分泌物,鼻分泌物经治疗后涂片检查EOS阴性,末梢血EOS计数有所下降,停用本药经2个月以上观察无发作者;有效:自觉症状减轻,发作时间缩短,至治疗结束2个月后检查,必有1次分泌物涂片EOS阴性;无效:症状与发作情况与治疗前无变化。结果:中药组显效23例,有效37例,无效8例,总有效率为88.2%;对照组显效16例,有效25例,无效12例,总有效率为77.4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