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新医药学杂志1977,(2):31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莱菔子25-25g,厚朴15g,枳壳15g,桃仁15g,赤芍15g,大黄(后下)15-25g,芒硝(冲服)15-25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腹部手术后胃肠道气胀症,急性肠梗阻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剂水煎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1.腹部手术后胃肠道气胀症:用本方每日1剂,儿童酌减。每次给药50-100ml,经口服,或经过胃肠减压管注入。经后一途径给药后停止减压2-3小时,重症者可增加剂量。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道气胀症98例中,男71例,女27例;年龄3日至91岁。其中术后24小时内出现胃肠胀气者48例,48小时内者28例,72小时内者12例,3日以上者10例。轻度腹胀13例,中度腹胀52例,高度腹胀33例。结果:有效94例,有效率为95.92%;无效4例,占4.08%。 2.急性肠梗阻:用本方加减:川朴15g,枳实9g,大黄I5g(后下),芒硝9g(冲),桃仁9g,莱菔子30g,赤芍15g。日1剂水煎服,2次分服。治疗急性肠梗阻53例,男41例,女12例;年龄5-75岁;在发病后2-48小时就诊者51例,2日后就诊者2例。结果:治愈或好转51例,总有效率为96.3%;手术治疗2例,占3.7%。 又有报道:用大黄、芒硝、厚朴、枳实、甘草、木香、番泻叶、莱菔子、桃仁、赤芍,水煎服或胃管灌入,1日1-2剂,疗程为1-2日。治疗肠梗阻200例,男138例,女62例;年龄1-80岁。结果:167例治愈,33倒无效转为手术治疗。 3.梗阻性黄疸、内毒素血症:用本方加减大黄、芒硝、枳实、厚朴、茵陈、丹皮、栀子、银花、蒲公英、黄芩等。水取(大黄后下,芒硝冲服)制成100%的药液100ml,每日1剂,早、晚分服,对照组于手术前不服用任何中药剂,仅按常规治疗。治疗梗阻性黄疸、内毒素血症43例,均系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期间已经手术证实的血清胆红素在75μmol/L以上的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,随机分为黄疸对照组(n=19)和中药防治组(n=24);两组患者在年龄、性别、恶性肿瘤比例、血浆总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;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、消化不良、大便燥结、食欲不振及恶心、呕吐症状。结果表明:①临床症状(恶心、呕吐、食欲减退)在服用中药后明显减弱或消失,腹胀和便秘明显减轻。中药防治组患者服用中药后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2-8次,而黄疸对照组患者平均每天大便0.8次。中药防治组患者对复方大承气汤均能良好耐受,未见任何副作用及不良反应;②复方大承气汤对ETM的影响:无黄疸对照组术前没有ETM的发生,术中门静脉和术后周围静脉血ETM的发生率也极低。而在黄疸患者中无论在术前、术中,还是在术后,ETM都是很常见的,说明ETM不是手术本身造成的,而是胆道梗阻的结果。与黄疸对照组相比,中药防治组中门静脉血ETM的发生率和术后周围静脉血ETM的发生率均明显下降;③复方大承气汤对肾功能的影响:三组患者术前C24(24小时内生肌肝清除率)无明显差异(P>0.05),黄疸对照组术后3日平均C24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(P<0.001),而无黄疸对照组和中药防治组手术前后C24未出现明显变化(P>0.05)。中药防治组患者术后平均C24明显高于黄疸对照组(P<0.01),而与无黄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,说明了复方大承气汤对黄疸患者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;④复方大承气汤对血浆纤维结合素(Fn)的影响:3组患者术后3日血浆Fn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。但术后3日,中药防治组Fn含量,与黄疸照组相比明显上升,二者差别有显著性(P<0.01),与无黄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(P>0.05),说明复方大承气汤有效地预防了由于梗阻性黄疸而引起的血浆Fn含量的下降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