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湖北中医杂志1993,15(3):14 |
剂型 | 散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连、黄芩、干姜、法夏、党参、甘草等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急性热证胃痛 |
制备方法 | 上药经粉碎、过筛,制成散剂,按所需比例装瓶贮存备用。 |
用法用量 | 每次6g,日3次温开水调成糊状,吞服,用药后15分钟无效者,再加3g,疼痛缓解后,仍继续服用,15日为1疗程,疗程间隔1周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急性热证胃痛35例,年龄17-62岁,疗效按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《中医急症研究》中的标准进行评定。结果:显效19例,有效9例,无效7例,总有效率为80%。 |
药理作用 | 实验时将胃痛止Ⅰ号乙醇提取液3m/ml配成所需浓度。进行对兔离体肠平滑肌和小鼠在体肠蠕动等方面的实验。结果提示:胃痛止Ⅰ号能明显抑制小鼠在体肠平滑肌的活动,拮抗组胺、氯化钡所引起的兔肠平滑肌痉挛,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。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