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,11(1):23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蒲公英30g,白花蛇舌草30g,薏苡仁30g,郁金10g,白术10g,半夏10g,茯苓10g,佛手10g,谷麦芽10g,砂仁3g,吴茱萸3g,黄连3g。 |
加减 | 若热重得加竹茹、生石膏;胁痛者加绿萼梅、青皮、柴胡;寒湿重者加干姜;气滞腹胀明显者加木香、延胡索;瘀血阻滞加五灵脂、丹参;脾虚乏力、神疲、便溏重者加党参、黄芪、淮山药等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胃脘痛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剂水煎服,10日为1疗程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胃脘痛50例中,男30例,女20例;年龄最小者18岁,最大者62岁;病程最短半年,最长14年。诊断标准参照陈国桢主编《内科学》的有关内容。疗效标准:治疗后计分值降低70%以上,胃镜示胃粘膜炎性病变有明显改善者为显效;治疗后计分值降低30-70%,或胃镜示胃粘膜有改善者为有效;治疗后计分值降低30%以下,及胃镜示胃粘膜无改善者为无效。结果:总有效率为82%,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值显著低于治疗前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