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中医大辞典·方剂分册1983年 |
剂型 | 片剂 |
药物组成 | 黄开口、七叶一枝花、蜈蚣等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毒蛇、毒虫咬伤。 |
制备方法 | 制成片剂,每片0.4g。 |
用法用量 | 第1次口服10片,以后每小时服5片,病情减轻可改为每6小时服5片;危重患者可酌情增加。同时将药片以温开水溶化后,涂于伤口周围的半寸处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1.慢性活动型肝炎:用本方每日服2次,每次10片(每片含生药0.4g),病程40日。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80例,年龄19-45岁;男50例。女30例;病程6-10年。随机分为2组,每组40人。治疗组服上药,对照组服用益肝灵、齐墩果酸等,每日服3次,每次3片,疗程90日。治疗组于用药20、40日后检测病原免疫指标及肝功能,对照组于用药60、90日后检测。结果:治疗组经40日治疗,HBsAg转阴率为60%,抗-HBc转阴率为47.5%,HBeAg转阴率为75%,抗-HBe转阴率为70%。肝功能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;对照组,治疗前HBsAg、抗-HBc、HBeAg均阳性,抗-HBe、抗-HBs均阴性,于治疗60日与90日时,复查病原免疫学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,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。 2.散发性脑炎:用本方,成人每日30片(儿童减半),分3次口服,不能口服者予以鼻饲。2周后剂量减半。有恶心呕吐者可改装胶囊服用。治疗散发性脑炎30例,男18例,年龄8-45岁,平均23.31岁;女12例,年龄12-40岁,平均23.90岁;病期4-40日,平均21.5日。临床类型:精神型15例,癫痫、偏瘫型8例,脑干脑炎型2例,昏迷型5例。激素组30例,激素组确诊后用地塞米松每日10-20mg或氢化可的松每日100-200mg静脉滴注,1周后减半量,2周后改口服地塞米松每日2.25-4.5mg或强的松30-60mg,30日后改口服地塞米松每日1.5mg或强的松20mg,维持1-3个月。两组均酌情给予辅助用药神经细胞活化剂、维生素、抗精神药物、抗生素等。结果:蛇药组30例,痊愈24例(意识清楚,精神正常,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消失,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),治愈率为80%,显效5例,有效1例,总有效率100%;激素组30例,痊愈14例,治愈率46.66%,显效10例,有效2例,无效1例,死亡3例,总有效率86.67%,病死率10%。两组比较:治愈率X2=7.17,P<0.01,有极显著差异。两组痊愈病例、临床开始好转时间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、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;蛇药组见效快,住院期短,且无副反应。蛇药组远期疗效好,与激素组相比差异极显著。 3.带状疱疹:用本方,每次取6-10片以50-60度白酒适量融散搅拌调成稀糊状,搽疱疹,每天擦4-8次不等,并内服5次,每日3次直至痊愈。治疗带状疱疹50例,男性22例,女性28例;年龄最小11岁,最大76岁,平均50.6岁;病期最短2日,最长12日,平均5.5日。结果:痊愈:皮损干涸结痂脱落·自觉症状消失,共46例(占92%);好转:自觉症状减轻,皮损结痂,但有少许新疱疹共2例(占4%);无效:自觉症状减轻不明显,皮损续有扩展,共2例(占4%)。见效无数:从用药起至局部症状减轻和皮损不继续发展的时间最短半天,最长2日(5例),平均见效时间1.2日。痊愈天数自用药起到结痂脱落时间,最短3日,最长6日,平均45日。 4.隐翅虫皮炎:用本方(每片0.3g),以10ml左右冷开水放蛇药片6-8片融散搅拌调成稀糊状涂搽皮疹,半小时左右1次,每天涂4-10余次不等,直至痊愈,不内服或外用其它药物。治疗隐翅虫皮炎58例。本组病例均为夏日乘凉或睡眠醒后发现面颊、胸背、上下肢等处出现单一或多处条索状、片状、斑块状、点状水肿性红斑,其上有密集排列的小丘疹、水皰、脓疱,自觉灼痛,符合隐翅虫皮炎的诊断。共中男40例,女18例;年龄13-55岁。结果:以疼痛消失,皮疹消退或留有少许红斑或色沉斑为治愈标准。本组58例全部治愈。其中2日治愈者2例(占3.44%),3日治愈者31例(占53.44%),4日治愈者22例(占37.95%),5日治愈者3例(占5.17%)。平均治愈为3.45日。治疗中,平均水皰干涸吸收为1.35日,疼痛消失为2.1日,红斑消退约为3.3日,治疗效果与性别、年龄无关。 |
药理作用 | 对小鼠实验性破伤风的治疗作用:实验结果表明:用本方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实验破伤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,可提高小鼠存活率,与对照组相比存活率分别为65.71%与22.85%,差异显著并可抑制破伤风症状的发展。此外,尚可直接破坏破伤风毒素;无论口服或注射,均能促进小鼠的睡眠。提示本方是有综合性治疗破伤风的作用。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