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陕西中医1989,10(7):301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荆芥、防风、白鲜皮、炒牛子、苦参、连翘、白芷、蝉衣、地肤子、茯苓、生草。 |
加减 | 年老体弱加党参、黄芪、白术;病久瘙痒剧烈者,加乌蛇、蜈蚣等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瘙痒性皮肤病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剂水煎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瘙痒性皮肤病50例中,男28例,女22例;年龄6-75岁;病程几个月至十几年。主要发生于冬秋季,具有遇冷即发或加重,得暖则缓的临床特点。结果:皮损退,瘙痒止,停药1个月无复发为治愈,共40例;皮损和瘙痒减轻或愈后1个月内复发为有效,共7例;用药5日无明显效果为无效,共3例;总治愈率80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