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四川中医1992,(4):21 |
剂型 | 丸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芪、冬虫夏草、白花蛇舌草、虎杖、蚤休、丹参、西洋参、当归、焦三仙、山萸肉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每次服6粒,日2次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84例中,男54例,女30例;年龄最小4岁,最大58岁;病程最短3年以内,最长22年。另设对照组78例。两组均使用肝素乐、维生素C、益肝灵、维丙肝等。治疗组加服转阴散。疗效标准:症状消失,肝脾回缩,肝功能恢复正常、HBsAg等病毒复制指标转阴,蛋白电泳γ-G基本恢复正常者为显效;症状改善,肝脾回缩大于1/2,肝功能阳性指标下降50%,PHSA转阴,蛋白电泳γ-G有所下降者为有效;症状、肝功等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者为无效。结果:显效35例,有效37例,无效12例,总有效率为85.7%,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