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陕西中医,1992,13(1):9
|
剂型 |
汤剂
|
药物组成 |
甘松10g,佛手10g,广木香10g,砂仁10g,白术10g,陈皮10g,党参10g,半夏10g,干姜10g,云苓30g,甘草6g,黄连6g,大枣3枚。
|
加减 |
脾胃虚寒型用上方;肝气犯胃型佛手加至20g,干姜减至5g,加柴胡、香附各10g;肝胃郁热型黄连加至15g,干姜减至3g,云苓减至10g,加柴胡、黄芩各10g;泛酸加乌贼骨30g;吐血、黑便者加白芨、地榆炭各30g。
|
功效 |
|
主治 |
胃脘痛。
|
制备方法 |
|
用法用量 |
日1剂水煎服,1个月为1疗程,连服2个疗程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治疗胃脘痛226例中,男131例,女95例;年龄18-63岁。其中,慢性胃炎136例,十二指肠炎18例,胃溃疡20例,十二指肠溃疡14例,复合溃疡38例。中医分型属脾胃虚寒型123例,肝气犯胃型56例,肝胃郁热型47例。结果:临床症状消失,X或拍片复查粘膜正常,随访半年未复发为治愈,共59例;临床症状消失,X线复查粘膜明显改善,随访半年未复发为显效,共85例;症状消失,X线检查有好转或无变化,随访半年复发但症状减轻为有效,共49例;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,共33例;总有效率为85.4%。其中,胃窦炎136例中,治愈36例,显效54例,有效25例,无效21例;胃溃疡20例,治愈10例,显效5例,有效2例,无效3例;十二指肠炎症18例,治愈3例,显效10例,有效3例,无效2例;十二指肠溃疡14例,治愈5例,显效5例,有效2例,无效2例;复合性溃疡38例,治愈5例,显效11例,有效17例,无效5例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