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,(4):14 |
剂型 | 片剂 |
药物组成 | 槟榔碱5.45mg,牵牛子甙54.55mg,槟榔粉227.27m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肠道寄生虫。 |
制备方法 | 制成片剂,每片0.3g。 |
用法用量 | 成人总量2.1g,10岁以下儿童每kg体重0.06g,均于清晨1次顿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肠寄生虫卵(姜片虫、钩虫、蛔虫、鞭虫)阳性者312例,年龄5-67岁,平均26.27岁。其中男性138例,女性174例。结果:姜片虫患者45例,其虫卵转阴43例,转阴率为95.6%,与甲苯咪唑的转阴率7.4%相比,疗效明显优于甲苯咪唑(P<0.005)。蛔虫患者85例,虫卵转阴66例,转阴率77.6%;对钩虫患者25例,虫卵转阴15例,转阴率为60%,与甲苯咪唑的治疗转阴率相比无显著差异,P均>0.05。就排虫情况而言,驱姜片组45例服药后,38例驱出姜片虫,42例驱出蛔虫,排出时间多为服药后1-3小时内。应用驱姜片后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头痛等症状,发生率约在20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