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卫生宝鉴1343年
|
剂型 |
汤剂
|
药物组成 |
干姜(炮)21g,黑附子(炮,去皮、脐)21g,人参(去芦)15g,甘草(炙)15g,白芍15g,药白15g,茯苓(去皮)15g,白术15g,草豆蔻(面裹,煨,去皮)9g,厚朴(姜制)9g,陈皮9g。
|
加减 |
|
功效 |
|
主治 |
脾胃虚寒,腹痛自利,米谷不化,不喜饮食,懒于言语,困倦嗜卧。
|
制备方法 |
|
用法用量 |
每服15-30g,用水370ml,加生姜5片,煎取185ml,去滓,空腹时温服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应用本方加减:地附子10g,炮姜6g,党参12g,白芍15g,茯苓15g,白术9g,草豆蔻9g,陈皮6g,厚朴9g。日1剂,水煎分2次服,2周为1疗程。若便溏加白扁豆30g、苡薏仁30g;便前腹痛明显者,加倍白芍用量;见有腰膝酸软,形寒肢冷,加补骨脂10g、吴茱萸10g;下腹部胀满者加乌药12g。一般服药1-2个疗程,最长3个疗程(2周为1个疗程)。治疗慢性腹泻320例,男194例,女126例。年龄18-70岁;病程0.5-2年。慢性肠道感染152例(48%),小肠吸收不良45例,肠激惹综合症65例,胃肠手术后15例,原因未明43例。结果:大便日1-2次,成形,便前腹痛肠鸣缓解,大便镜检无异常,随访半年无复发者为显效193例(60%);大便日1-2次,成形,便前腹痛肠鸣缓解,大便镜检无异常,随访2-6个月有复发者为有效110例(34%);大便日1-3次,成形,便前腹痛肠鸣减轻,大便镜检无异常,随访2个月内有复发者为无效17例(9%),总有效率94%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