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87,2(4):15 |
剂型 | 丸剂 |
药物组成 | 生草乌(去皮肤)12g,大斑蝥(去翅)10个,五灵脂12g,木鳖子仁10.5g,全当归6g,白胶香10.5g,黑大豆(去皮)48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坐骨神经痛。 |
制备方法 | 上药共为细末,好米醋煮糊,做成如芡实大丸。 |
用法用量 | 每服1丸,日1次温黄酒送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坐骨神经痛37例中,男22例,女15例;20-30岁者4例,30-40岁者11例,4O-50岁者16例,大于50岁者6例;病程最短16日,最长2年6个月,1-3个月27例,3-6个月8例,大于6个月2例;坐骨神经炎31例,腰椎骨质增生2例,腰椎间盘脱出4例。本组患者均有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,急性起病,单侧下肢剧痛,持续性、阵发性加重,疼痛沿大腿后侧、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,有的趾指麻木、功能活动障碍,直腿抬高试验阳性。疗效标准:临床症状、体征完全消失,功能活动正常,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为显效;疼痛症状减轻,仅阴天或劳累后有轻微疼痛,功能活动正常,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或随访半年后复发为有效;症状体征无改善者为无效。结果:坐骨神经炎31例中显效29例,有效2例;骨质增生2例有效;腰椎间盘脱出4例中有效2例,无效2例;总有效率94.9%。一般服药3-5日时疼痛开始减轻。疗程最短6日,最长31日,平均18.2日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