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,6(8):498
|
剂型 |
膏剂
|
药物组成 |
黄柏156g,黄芩156g,姜黄156g,泽兰叶156g,生大黄156g,白芷156g,天南星62g,天花粉500g,陈皮62g,苍术62g,厚朴62g,乳香31g,没药31g,甘草62g。
|
加减 |
|
功效 |
|
主治 |
外科感染。
|
制备方法 |
将上药研成细末,过80目筛后混合均匀,加入60%的凡士林。即先将凡士林加热熔化,为防止温度过高致药物挥发影响药效,故待其冷却至60-70℃时,再将上药加入搅拌成膏状即可备用。
|
用法用量 |
临用将药膏涂于患处2-3mm厚,超过局部炎症的范围2cm,药膏表面覆盖塑料薄膜,以防药膏干燥,同时也避免渗漏到衣服上,外用纱布包扎或胶布固定,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本组外科感染625例,包括输液引起的急性静脉炎、丹毒、注射引起的臀部软组织感染及硬结,急性蜂窝织炎及急性淋巴管炎,也有部分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性包块或脓肿、疖肿、急性淋巴结炎、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急性乳腺炎等。疗效标准:痊愈,局部症状(红肿热痛)消失,体温脉搏正常,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恢复正常;急性阑尾炎并发阑尾周围炎性包块或脓肿患者,除具备上述标准外,右下腹部包块或脓肿消失或仅触及索条状物。好转:局部炎症症状基本消失或因中断治疗未完全治愈者。结果:治愈504例,好转40例,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切开引流81例,主要是阑尾周围脓肿、术后切口感染及急性淋巴结炎用药较晚者,总有效率87%,切开引流率为13%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