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中华内科杂志1976,(4):212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芪30g,丹参30g,党参15g,黄精15g,郁金15g,赤芍15g。 |
加减 | 口干、舌质红或五心烦热者,加生大黄、番泻叶、厚朴、芒消;恶心、呕吐,加藿香、佩兰、半夏、竹茹;烦躁不安、失眠,加炒枣仁、拍子仁、夜交藤、远志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急性心肌梗死,气阴两虚,心脉瘀阻,胸闷气短,心前区作痛,舌质紫黯,脉细涩者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水煎,去滓,浓缩为100ml,分2次服。服3周后病情稳定,再改为每日1次,每次50ml。共服6周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应用本方制成A、B液各10ml或20ml溶于10%葡萄糖溶液200ml静滴,2小时完毕,每日1次,共15次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6例,随机分为用药组23例,对照组23例。观察①血清酶:于用药前、用药后第1、2、7及14日各取静脉血测定。②血小板聚集活性(光显微镜形态观察法)。③血液粘度及红细胞电泳。④血沉及红细胞压积。⑤心电图检查;用药前及用药后次日、第5、15日及停药后5日,分别空腹取血测定上述各项及心电图。对照组检测指标同用药组。结果:用药组的CPK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,心电图ST段恢复亦较快,表明本剂对于控制梗塞范围及促进修复可能有一定作用。本组观察表明,用药组的血小板聚集活性于用药后2日即开始下降,至3周时已近正常范围;而对照组则聚集活性持续处于高水平,至3周时仍高于正常,说明本剂确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作用。 |
药理作用 | l.对犬心肌梗塞的作用:取健康家犬30只,雌雄兼有,平均体重13.8kg,对照组及给药组各15只。首先摘记正常心电图,心外膜心电图,动脉压,然后结扎冠状动脉。于结扎后1分钟、5分钟、10分钟及15分钟,分别记录各项指标。然后松开结扎的冠状动脉,恢复血流灌注。15分钟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,再静脉给予抗心便合剂1g/kg,2分钟注入,0.5g/kg体重加入输液中,于3小时内静脉输入。对照组给等容量生理盐水,给药后5分钟记录各项指标,然后原位第2次结扎冠状动脉,关闭胸腔,并于结扎后1分钟,5分钟,10分钟,15分钟,30分钟,60分钟,120分钟及180分钟连续描记。结果表明,抗心梗合剂具有减少心肌缺血范围,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的作用,而且这种保护作用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。 又有报道:在麻醉下结扎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(相当第3分支根部),形成犬实验性心肌梗塞,测定心肌含水量和心肌细胞通透性的电镜观察。结果表明,抗心便合剂对心肌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,可降低通透性,减轻细胞内水肿,减轻组织损伤程度,减少心肌细胞坏死量,对缺血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。 2.对小白鼠血浆及心肌中cAMP含量的影响:将上药放入三角瓶内,加水100ml,在水浴锅内煎煮2小时,过滤,滤液置蒸发器上浓缩约至5ml,用结晶Tris调pH值为27只,补充5ml,每毫升提取液相当于生药1g。取雄性小白鼠,体重18-20g,随机分组,每组10-12只,每日在同时间内进行腹腔注射,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.2ml,抗心梗合剂组注射药液0.2ml(相当生药0.2g)。连续给药7日,第7日给药半小时后,由眼眶取血,用EDTA为抗凝剂,分离血浆。处死动物,以心尖部心肌用过氯酸处理组织,制备组织匀浆,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分别测定血浆和心肌匀浆中cAMP的含量结果表明,抗心梗合剂能激活腺甙环代酶的活性,形成较多的cAMP。 3.对人血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:制备人血红细胞膜ATP酶。用酚试剂法测酶蛋白量,以牛清蛋白为校准品校正。结果抑制ATP酶活性,减少ATP的消耗,以调理血液凝固系统和纤蛋白溶解系统,达到改善体内血凝与血溶系统的平衡。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