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新中医1973,(3):40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芡实30g,白术12g,茯苓12g,淮山药15g,菟丝子24g,金樱子24g,黄精24g,百合18g,枇杷叶9g(小儿酌减)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慢性肾炎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病重者日1剂水煎服;病情好转后可隔日1剂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1.慢性肾炎: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52例,男24例,女28例;年龄2-56岁;病程4个月至2.5年。疗效标准:显效:治前小便化验蛋白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均为阳性,或有管型出现,治疗后诸项转阴,管型消失,追踪观察半年以上未复发者。有效:服药后症状改善,但小便化验间有阳性,或未及半年有轻度反复者。无效:服药后症状无改善。结果:显效19例,有效29例,无效4例。 2.慢性肾炎蛋白尿:用本方加减:芡实30g,黄芪15g,白术12g,茯苓12g,山药30g,菟丝子20g,金樱子15g,百合15g,黄精15g,山楂肉10g,枇杷叶10g,水蛭粉3g(冲)。水煎服,1日1剂。偏于脾气虚者重用黄芪30-60g;偏于肾阳虚者加肉桂5-10g;偏于肝肾阳虚者加生熟地各15g,山萸肉10g;镜检白细胞多者加蒲公英30g,薏苡仁30g;红细胞多者加小蓟30g,仙鹤草15g;血压高头痛者加地龙15g,钩藤15g;水肿较明显者加泽泻10g,猪苓10g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37例,年龄6-52岁;病程l-10年。治疗6个月后统计,结果:37例中完全缓解者31例(尿蛋白阴性,症状体征完全消失,肾功能正常),基本缓解1例(尿常规等基本转阴,肾功能基本缓解);总有效率为87.49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