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陕西中医1993,14(7):317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马齿苋15g,苦楝根皮10g,苦参10g,大乌梅9g,槟榔9g,生百部6g,石榴皮6g。 |
加减 | 湿热型加白头翁、黄芩、藿香;脾虚型加茯苓、白术、苡米;食积加神曲、山楂、内金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滴虫性肠炎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剂水煎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滴虫性肠炎60例,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型、脾虚型及食积型。结果均获痊愈,疗程最短3日,最长10日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