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古今医方集成
|
剂型 |
散剂;丸剂
|
药物组成 |
党参90g(用附子45g煮汁收入,去附子),白术60g(用陈皮15g,煎汁收入,去陈皮),茯苓60g(用肉桂18g,酒煎汁收入,晒干,勿见火,去肉桂),甘草45g(用乌药30g,煎汁收入,去乌药),黄芪45g(用川芎30g,酒煎汁收入,去川ax5),淮山药30g(用干姜9g,煎汁收入,去干姜)。
|
加减 |
|
功效 |
|
主治 |
命门火衰,不能生上,吐利厥冷,时或阴火上冲,头面赤热,眩晕恶心,或浊气逆满,胸胁刺痛,脐腹胀急。
|
制备方法 |
以上六味,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,勿炒伤药性,杵为散,每服10g;水1盏,姜3片,红枣1枚,煎数沸,入盐1捻,和渣调服。炼蜜为丸亦可。
|
用法用量 |
服后饮热酒1杯以助药力,不会喝酒者可不饮酒,不影响疗效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老年性慢性泄泻,本组病例选择均符合1988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诊断疗效标准。60例中,男37例,女23例;60-70岁47例,70岁以上13例;病程最短9个月,最长23年;经钡灌肠和乙状结肠镜检查,其中慢性肠炎33例,溃疡性结肠炎9例,过敏性结肠炎9例,功能紊乱9例;中医分型为脾阳虚17例,肾阳虚19例,脾肾阳虚24例。结果:腹痛,腹泻等主症消失,大便每日1次,正常便,持续6个月以上不发者为治愈,共36例,占60%;腹痛腹泻明显好转,大便每日1-2次为显效,共19例,占31.7%;服药3个月疗效不明显为无效,共5例,占8.3%;总有效率为91.7%。治愈时间最短30日,最长3个月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