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湖北中医杂志1984,(3):29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芪20g,党参15g,茯苓15g,制首乌15g,白花蛇舌草15g,乌梅15g,白术10g,虎杖10g,泽泻10g,丹参30g。 |
加减 | 胁下胀痛较著,得嗳气、矢气则舒者加香附、郁金、青皮;苔腻、泛恶腹胀较著者加佩兰、厚朴;肝肿大较著,见血瘀症状者,加赤芍、田七、牡蛎;苔薄黄稍腻、口苦、溲黄,湿热并重者加半枝莲、夏枯草,口干苔少;五心烦热者加知母、鳖甲、地骨皮。 |
功效 | |
主治 | 慢性乙型肝炎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日1剂水煎服,30剂为1疗程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本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中,男31例,女14例;年龄3-56岁;病程半年至12年。所有患者均按1978年全国病毒性肝炎杭州会议诊断标准(甲方案),即有明确肝炎病史,血清谷丙转氨酶(GPT)、硫酸锌法度(ZnTT),麝香草酚浊度(TTT)试验异常持续半年以上,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反向血凝法测定连续2次以上阳性者。3个疗程后判断效果。结果:肝功能正常,无自觉症状,HBsAg转阴,复查2次无变化为显效,共19例,占42.2%;肝功能基本正常,自觉症状明显改善,HBsAg转阴或呈弱阳性为有效,共22例,占48.9%;无效4例,占8.8%;总有效率为91.1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