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辽宁中医杂志1991,(11):36 |
剂型 | 汤剂 |
药物组成 | 生地30g,生芪12g,防风12g,鸡血藤30g,川芎10g,赤芍12g,白芍12g,丹皮10g,白蒺藜12g,广郁金12g,炙僵蚕15g,荆芥12g,乌梢蛇15g,飞来鹤30g,红梅消30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|
主治 | 肛门瘙痒症。 |
制备方法 | |
用法用量 | 用凉水先将上药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服,每日1剂,分早晚2次口服,煎第3次药液作局部坐浴,每次15-20分钟(便后进行)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治疗肛门瘙痒症75例中,男41例,女34例;年龄最小9岁,最大73岁,平均年龄41岁;首次治疗17例,多次治疗58例。结果:局部皮疹消退,瘙痒消失,无新发疹,无色素沉着为痊愈,共66例,占88%;皮疹已退,局部瘙痒已除,但皮肤留下色素沉着,有时还出现少量新疹为有效,共8例,占10.7%;皮肤瘙痒不减,皮疹不退,一切症状无改善为无效,共1例,占1.3%;总有效率为98.7%。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