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处方来源 |
辽宁中医杂志1992,(2):28
|
剂型 |
注射剂
|
药物组成 |
羊蹄根500g,茜草250g,鹿茸草250g,甘草250g。
|
加减 |
|
功效 |
|
主治 |
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PIP)。
|
制备方法 |
将上药洗净、晾干,制粗粉,用水浸渍52小时,两次过滤合并提取液,浓缩至1000ml(即1ml相当于羊蹄根0.5g),加入1750ml的95%乙醇,搅拌,静置24小时以上,过滤回收乙醇,并浓缩至1000ml,用氨水调节pH8-8.5,低温(0-5℃)下静置18小时,过滤,在水浴上加热至无氨味,取上清澄明液即为主药,然后经加工精制而成注射液500支×2ml。
|
用法用量 |
成人每日2次,每次2支(4ml),肌肉注射。儿童酌减。15日为1疗程,间隔7日,可进行第2疗程,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 |
|
临床应用 |
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1例中,男23例,女38例;年龄最小1.5岁,最大56岁,4-20岁为36例,占59%;发病时间最短4个月,最长21年。本组病例根据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》的标准,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属急性型PIP13例,慢性型PIP48例。结果:血小板恢复正常,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,2年以上无复发为治愈,共13例,占21.3%;血小板升至50×10(9)/L或较原水平上升30×10(9)/L以上为显效,共17例,占27.9%;血小板有所上升,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个月以上为好转,共25例,占41%;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,共6例,占9.8%。
|
药理作用 |
|
毒性试验 |
|
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生产厂家 |
|
各家论述 |
|
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