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《中国药典》(2000年版)。 |
剂型 | 丸剂 |
药物组成 | 黄连300g,吴茱萸(制)50g,白芍(炒)300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泻肝火,和脾胃。 |
主治 | 用于肝胃不和,口苦嘈杂,呕吐吞酸,腹痛泻痢。 |
制备方法 | 粉碎成细粉,过筛,混匀,用水泛丸,干燥,即得。 |
用法用量 | 每次3-6g,日2次口服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|
药理作用 | |
毒性试验 | |
化学成分 | 取本品粉末(过三号筛)0.7-0.9g,精密称定,置索氏提取器中,加盐酸-甲醇(1:100)适量,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,提取液浓缩后移至25ml量瓶中,加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照柱色谱法试验,精密量取5ml,置氧化铝柱(内径约0.9cm,中性氧化铝5g,湿法装柱,用乙醇30ml预洗)上,用乙醇35ml洗脱,收集洗脱液,置50ml量瓶中,加乙醇稀释至刻度,摇匀,精密量取2ml,置50ml量瓶中,用0.05mol/L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,摇匀。照分光光度法,在345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,按盐酸小檗碱(C20H17NO4·HCl)的吸收系数(E1%1cm)为728计算,即得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每1g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(C20H17NO4·HCl)计,不得少于30mg。 |
理化性质 | 本品为棕黄色的水丸;味苦,稍有麻辣感。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。 (1)取本品,置显微镜下观察:纤维束鲜黄色,壁稍厚,纹孔明显。草酸钙簇晶直径18-32μm,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常排列成行,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。非腺毛l-9细胞,有的充满红棕色物。 (2)取本品0.7g,研碎,加乙醇1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放冷,滤过,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黄连与白芍对照药材各0.3g、吴茱萸对照药材0.1g,混合后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混合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正丁醇-醋酸-水(2:1:1)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。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,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;喷以硫酸溶液(1→10),在105℃加热约5分钟,置日光下检视,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 |
生产厂家 |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