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处方来源 | 《中国药典》(2000年版)。 |
剂型 | 口服液 |
药物组成 | 化橘红66g,陈皮44g,法半夏33g,茯苓44g,款冬花22g,甘草22g,瓜蒌皮44g,紫菀33g,麦冬44g,知母22g,桔梗33g,地黄44g,石膏44g,苦杏仁(去皮炒)44g,紫苏子(炒)33g。 |
加减 | |
功效 | 清肺,止咳,化痰。 |
主治 | 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,胸满气短,咽干喉痒。用于治疗普通风寒感冒所致急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等症。 |
制备方法 | 石膏粉碎成粗粉,加水煎煮2次,每次1小时,滤过,滤液备用;化橘红、陈皮、款冬花、苦杏仁4味用水蒸气蒸馏,收集蒸馏液250ml;蒸馏器内药液滤过,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%,搅匀,静置24小时,滤过,滤液备用;其余法半夏等10味,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匀,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,用60%乙醇作溶剂,浸渍24小时后依法渗漉,收集漉液2700ml,与上述备用液合并,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,与石膏水煎液合并,浓缩至相对密度1.06(50℃)。加入蔗糖80g,煮沸,静置24小时,滤过,加入羟苯乙酯0.3g、苯甲酸0.5g(两者先用适量热水溶解)及蒸馏液,加水调整总量至950ml,搅匀,冷藏48小时,取上清液,灌封,灭菌,即得。 |
用法用量 | 每支10ml,每次10ml,日2-3次口服;儿童用量遵医嘱。 |
用药禁忌 | 忌食辛辣油腻。 |
不良反应 | |
临床应用 | |
药理作用 | 主要有止咳,祛痰。 1.止咳:止咳橘红口服液8.6g/kg、4.3g/kg。2.2g/kg分别灌胃小鼠,一小时后观察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。与生理盐水组比较,不同剂量均可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,减少咳嗽次数,有效率分别是67.5%和58%。 2. 祛痰。止咳橘红口服液有明显地抑制支气管分泌液的作用。 |
毒性试验 | 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72ml/kg。 |
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本品为棕黑色的液体;气香,味甜、微苦。相对密度应为1.05-1.15。pH值应为4.5-6.0。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。 (1)取本品2ml,加草酸铵试液1ml,即生成白色沉淀,分离沉淀,所得沉淀不溶于醋酸,但溶于盐酸。 (2)取本品40ml,加盐酸3ml,置水浴中加热1小时,放冷,加乙醚30ml振摇提取,分取乙醚液,蒸干,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麦冬照药材2g,加水煎煮30分钟,滤过,滤液浓缩至40ml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-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氯仿-丙酮(8: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约5分钟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 (3)取本品20ml,加盐酸3ml,加热回流1小时,放冷,加氯仿振摇提取2次,每次15ml,合并氯访提取液,蒸干,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,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30-60℃)-苯-醋酸乙酯-冰醋酸(10:20:7:0.5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磷钼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约5分钟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 |
生产厂家 | 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北京同仁堂制药厂(北京市)(邮编I00051)。 |
各家论述 | |
备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