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汉语拼音 |
da ye zi su
|
英文名 |
|
药材基原 |
为唇形科植物大叶香薷的全草或根。
|
动植物形态 |
大叶香薷,直立半灌木,高0.6-2.6m。茎枝四棱形,密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6cm,密被柔毛;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8-15cm,宽5.2-8.2cm,先端突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偏斜,边缘具钝锯齿,两面被短柔毛,下面有金黄色腺点。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,长6-10cm,顶生和腋生;苞片阔卵圆形;长约3mm,先端具小突尖,外面被柔毛,边缘具缘毛;花萼钟形,长约3.5mm,被柔毛及腺点,萼齿5,具线状尖头,花萼果时增长达6.5mm;花冠黄色,长约6.5mm,外面有柔毛及腺点,上唇直立,先端微缺,下唇3裂,中裂片近圆形,边缘啮蚀状,侧裂片近长圆形,先端圆形;雄蕊4,前对较长,伸出,花丝无毛,花药圆形,2室;子房4裂,花柱长于雄蕊,柱头2浅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长约1mm,黑褐色。花期7-10月,果期8-11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和西藏等地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海拔1100-2900m的小河边草丛、小灌木丛、林缘、路边或开旷耕地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性状鉴辊,茎略呈方柱形,光滑无毛;质坚硬。叶卷曲皱缩,展平后呈宽卵形或近圆形,通常长10-15cm,宽8-13cm,先端骤然尾状渐尖,边缘有锯齿;叶柄长3-5cm。可见穗状花序,花黄棕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味辛;性凉
|
归经 |
|
功效 |
发表宣肺;清热解毒
|
功效分类 |
发表宣肺药;清热解毒药
|
主治 |
风热感冒;岳热咳嗽;咽喉肿痛;疮疖肿毒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用鲜叶贴敷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Herba Elsholtziae Flavae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Elsholtzia flava(Benth.)Benth.
|
科属分类 |
唇形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