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汉语拼音 | mu ma huang zhong zi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。 |
动植物形态 | 常绿乔木,高10-30m,胸径约70m。幼树的树皮为赭红色,较薄,皮孔密集;老树的树皮粗糙,深褐色,不规则纵裂,内皮深红色。枝红褐色,有密集的节,下垂。叶鳞片状,淡褐色,常7枚紧贴轮生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或异株;雄花序穗状,几无总花梗 ;雄花花被片2,早落;有1枚雄蕊和4个苞片;雌花序为球形或头状,顶生于短的侧枝上,较雄花序短而宽;雌花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生,无花被;雌蕊由2枚心皮组成。子房上位,初为2室,因后位退化而成为单室,花柱短,有2条通常为红色的线形柱头,球果,直径1-1.2cm,有短梗,木质的宿存小苞片背面有微柔毛,内有一薄翅小坚果;种子单生,种皮膜质。花期4-5月,果期7-10月。 |
资源分布 | 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沿海地区有栽培。 |
生态环境 |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、北部及太平洋岛屿近海沙滩和沙丘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晒至近干,脱下种子,充分干燥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微涩;性温 |
归经 | |
功效 | 涩肠止泻 |
功效分类 | 涩肠止泻药 |
主治 | 慢性腹泻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3-9g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.Forst. |
科属分类 | 柏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