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无茎芥、高山辣根菜、高山无茎芥
|
汉语拼音 |
dan hua jie
|
英文名 |
|
药材基原 |
为十字花科植物单花芥的根或全草。
|
动植物形态 |
单花芥,多年生矮小丛生草本。植株光滑无毛。根粗壮,表面多皱缩,常具环纹,侧根少数,纤维状。茎极短缩,高5-15cm。叶多数,旋叠状着生于基部,叶片一状披针形或长匙形,长3-10cm,宽5-8mm,全缘或具稀疏浅齿,两面光滑无毛;叶柄扁平,在基部扩大呈鞘状。花大,单生于花葶上,花葶扁平,自茎基丛生,长2-10cm;萼片4,长卵形,长3-5mm,宽2-3mm,内轮2枚基部呈囊状,具白色膜质边缘;花瓣4,白色至淡蓝色,宽倒卵形,基部稍具爪;雄蕊6,近等长,长4.5-5.5mm;雄蕊1,由2心皮组成,子房椭圆形,长3-3.5mm,宽约2.5mm,花柱细柱形,柱头不明显。短角果宽卵形,长4-5mm,宽3-3.5mm,扁平,肉质,冰开裂,边缘具窄翅。种子5每宾至如归2行,扁圆形,褐色,长1.8-2mm,宽约1.5mm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青海、四川西南部、云南西北部及西藏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海拔3500-5400m的山坡潮湿地、高山草地、林内水沟边和流水滩地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秋季采挖,去净杂质,阴干。
|
药用部位 |
以根入药。
|
生药材鉴定 |
性状鉴别,根略呈圆柱形,表面皱缩具环纹。茎长5-15cm,少分枝。叶着生于茎基,多皱缩,展开后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-10cm,宽4-8mm,全缘;叶柄较宽,基部成鞘状抱茎。花葶丛生,可见类白色的花或短角果。短角果近卵形,长4-5mm,边缘具窄翅。种子扁圆形,褐色,长1.8-2mm,子叶2片,肥厚,富油性。味辛辣。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散剂。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草乌,翼首草,藏木香,力嘎都,莪大夏,无茎荠,诃子,洪连,安息香。
|
药性 |
味辛;辛;性寒
|
归经 |
|
功效 |
清热解毒;止血;消肿
|
功效分类 |
清热解毒药;止血药;消肿药
|
主治 |
温热病发热;咳嗽;咯血;四肢浮肿;食物中毒;创伤出血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研末,3-6g;亦可煎汤服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草乌100g,翼首草20g,藏木香200g,力嘎都60g,莪大夏200g,无茎荠60g,诃子200g,洪连40g,安息香100g。以上共研细粉,有特异臭气,味苦、涩、微麻。清瘟解热;用于时行感冒引起的肺部疼痛及瘟疫病引起的发烧。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本品系《晶珠本草》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,称索洛嘎保。历史详见索洛莫保(宽果丛菔)的记载。
附宽果丛菔 :《晶珠本草》记载:“索洛手扎,清肺热,治肺热病。共分为白、紫、红三种”。《蓝琉璃》记载:“紫色种,状如白色种,荚果细,状如莲瓣,以色分种。治肺热病。”《如意宝树》记载:“索洛嘎保(白色种)生长在高山雪线之下。味苦,清肺热,治热病。”《图鉴》记载:“索洛莫保(紫色种)叶白色带紫色光泽,叶脆易碎,花红色,果荚似弓套,种子扁,根略粗,爪状”。据查,记载中白的一种为十字花科的无茎荠(高山辣根菜);红的一种为景天科的喜冷红景天;紫的一种为本品。其他二种将另分别叙述。
|
药物应用鉴别 |
与本品极相近的尚有以下一种及本品的一变种,应注意区分。
(1)小无茎芥Pegaeophyton minutum Hara,根状茎细,花梗在一侧有微柔毛,子房长圆形。产于西藏与缅甸边界地区;锡金,尼泊尔也有。
(2)毛萼无茎芽P.scapiflorum (Hook.F.Et Thoms.)Marq.et Airy-Shaw var.pilosicalyx Cheo et Guo为本品的一个变种。植株矮小,高2~5cm;叶宽线形,长1.5~3cm,宽1~3mm,无毛或具白色柔毛,萼片宽椭圆形,长2~3mm,宽1~2mm,顶端具稀疏白色柔毛,生于海拔4400~4500m的河谷沙滩石砾中。 产于西藏。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Radix seu Herba Pegaeophytonis Scapiflori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Pegaeophyton scapiflorum(Hook.f.et Thoms.)Marq.et Shax[Cochlearia scapiflorum Hook.f.et Thoms.]
|
科属分类 |
十字花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