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岩蝴蝶 |
汉语拼音 | yan luo bo |
英文名 | Henry Urophysa |
药材基原 | 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。 |
动植物形态 | 尾囊草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1.5-2.5cm,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多数残存的叶鞘,脱落后呈鳞片状。叶多数,基生,叶柄长3.6-12cm;叶片宽卵形,长1.4-2.2cm,宽3-4.5cm,基部心形,中全裂片扇状倒卵形或扇状菱形,上部3裂,两在 疏被短柔毛。花葶高达15cm,通常有花3朵,排成聚伞花序;苞片楔状倒卵形,不分裂或3浅裂;小苞片线形,对生或近对生;花直径2-2.5cm,萼片5,天蓝色或粉红白色,倒卵状椭圆形;花瓣5,长圆状船形,基部囊状;雄蕊多数,退化雄蕊膜质,狭披针形;心皮5-8,吸粗毛。萵葖果,卵形,囊状,有宿存长花柱。种子狭肾形,密生小疣状突起。花期3-4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湖北西部、湖南北部、四川东部、贵州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山地岩石旁或陡崖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根茎全年可采挖。叶春、夏季采,均鲜用或阴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性状鉴别,根茎圆柱形,直径约9mm。表面褐色,具大小不等的孔穴,环节密集;顶端残留叶柄残基及中空的茎基。体轻质脆,易折断,断面片状不整齐。气微,味辛、微苦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甘;微苦;性平 |
归经 | |
功效 | 活血散瘀;生肌止血 |
功效分类 | 活血祛瘀药 |
主治 | 跌打瘀肿疼痛;创伤出血;冻疮 |
用法用量 | 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治挫伤青肿。 |
考证 | 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Rhizoma Urophysae Henryi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Urophysahenri Oliv Ulbr. Semiquilegia henryi (oliv) |
科属分类 | 毛茛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