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汉语拼音 | duan zhun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火筒树的根或叶。 |
动植物形态 | 大叶火筒树 直立灌木,高1-2m。茎和枝通常有纵棱。叶互生;叶柄长10-12cm;叶片广卵形,长15-25cm,宽18-26cm,先端钝有锐尖头,叶缘波状,有刺状毛,叶表面无毛,下面有灰白色分枝毛,叶基心形。伞房状聚散花序,长30cm以上,总花梗与叶对生。萼杯状,有5齿;花瓣淡绿色,5枚,卵圆形或椭圆形;雄蕊5,花药紫色;子房半球形。浆果扁球形,成熟时紫黑色。种子3-6颗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云南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热带季雨林下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秋、冬季采根,洗净,切片;夏、秋季采叶,洗净,切碎。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淡;微涩;平;有毒 |
归经 | |
功效 | 活血散瘀;愈溃生肌;清热解毒 |
功效分类 | 活血散瘀药;愈溃生肌药;清热解毒药 |
主治 | 妇人乳房肿痛;乳汁分泌不畅;颊颈炎症肿庸;疮疡肿疖;溃疡久不收口;跌打损伤 |
用法用量 | 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涂敷;或以干燥粉末撒布疮口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Leea macrophylla Roxb.ex Hornem. |
科属分类 | 葡萄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