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箭头草、地黄瓜、青地黄瓜、犁口草、犁头尖、鬼打伞、犁铧草、耗子核桃、虎察阿墨、应菜黄、烙铁草、野半夏。 |
汉语拼音 | hua tou cao |
英文名 | Herb of Whiteflower Violet |
药材基原 | 为堇菜科植物戟叶堇菜的全草。 |
动植物形态 | 戟叶堇菜 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根茎通常较粗短,长5-10mm,斜生或垂直。叶基生,莲座状;叶柄较长,上半部有狭而明显的翅;托叶褐色,约3/4与叶柄合生;叶片狭披针形、长三角状戟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2-7.5cm,宽0.5-3cm,先端尖,有时稍钝圆,基部截形或略呈浅心形,有时宽楔形,花期后叶增大,垂片开展并具明显的牙齿,边线具疏而浅的波状齿。花白色或谈紫色,有深色条纹,长1.4-1.7cm;花梗细长; 萼片卵状披针形或狭卵 形,长5-6mm,基部附属物较短;侧方花瓣长圆状倒卵形,长1-1。2cm,下方花瓣通常稍短,距管状,稍短而粗,长2-6mm;雄蕊5,花丝短,花药环生于雌蕊周围;子房卵球形,柱头前方具明显的短喙。蒴果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6-9mm,无毛。花、果期4-9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田野路边、山坡草地、灌丛、林缘等处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。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春播于3月播种,直播,按行距 25cm开沟,用草木灰或细土拌种均匀撒播沟内,覆盖细土1cm,浇水保湿。 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3-4片真叶时,按株距7-8cm留苗1枚,间苗应结合松土除草。间苗浅松土后追施稀薄腐熟人粪尿。生长期间,每月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1次。 |
采收和储藏 | 夏、秋季采收草,洗净,除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。主根较粗短。叶丛生,灰绿或枯绿色,具长柄。叶片湿润展平后,叶片箭头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基部稍下延于叶柄,边缘有浅波状齿。花柄长 于叶,花黄白色,可见紫色条纹。蒴果椭圆形。气微,味微苦带粘性。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细胞2-4列,栓化并徽木化。皮层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与草酸钙簇晶和棱晶;淀粉粒单粒,球形,有星状脐点,可见层纹,直径5-25μm;草酸钙簇晶直径20-50μm,棱晶长径10-20μm。无限外韧型维管束,木质部占大部分。薄壁细胞内可见棕黄色树脂样物质。叶表面观或断面观:上表皮细胞较大,呈长椭圆形,垂周壁 稍弯曲,气孔不等式,有毛茸,长140-200-380μm,直径30-50μm,有短线状加厚纹理。下表皮细胞较小,垂周壁呈波状弯曲,气孔多数,不等式,下表皮细胞中含有3-7μm小草酸钙方晶。叶肉海绵组织中可见棕黄色树脂物质。叶柄内皮层分化明显,可见凯氏点。栅表比20.3,气孔数18.7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粉末2g,加乙醇20ml,加热回流30min,滤过,取滤液1滴,点于滤纸上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,显紫红色荧光。 (2)取上述滤液蒸干,残渣加热水3ml,使溶解,滤过,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:①取滤液1ml,加盐酸3-4滴及镁粉少量,加热显棕红色。(检查黄酮)②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片上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观察,显黄绿色荧光,再滴加氨试液1滴,即显亮黄绿色荧光。(检查黄酮)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微苦;辛;性寒 |
归经 | 大肠;心;肝经 |
功效 | 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 |
功效分类 | 清热解毒药 |
主治 | 疮疡肿毒;喉痛;乳痈;肠痈;黄疸;目赤肿痛;跌打损伤;刀伤出血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9-15g;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虚寒者忌服。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①治肠痈:铧头草。红藤煎汤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②治恶疮疔毒,红肿疼痛:鲜铧头草,捣烂外敷。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 |
临床运用 | 治疗痈、疖。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,千后即换;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。有全身症伏者,可取干草1两,水煎服;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,内服,效果更显著,治疗40余例,均有效。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出自于《草木便方》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Viola betonicifolia Smith [V.betonicifolia Smith subsp.nepalensis (Ging.) W.Beck.] |
科属分类 | 堇菜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