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|
汉语拼音 |
zhu ye jiao ye
|
英文名 |
Leaf of Chinese Wingleaf Prickyash
|
药材基原 |
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.的叶。
|
动植物形态 |
竹叶椒 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4m。枝直出而扩展,有弯曲而基部扁平的皮刺,老枝上的皮刺基部木栓化,茎干上的刺其基部为扁圆形垫状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叶轴无毛,具宽翼和皮刺;小叶无柄;小叶片3-5,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-9cm,先端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小圆齿,两面无毛而疏生透明腺点,主脉上具针刺,例脉不明显,纸质。聚伞状圆锥花序,腋生,长2-6cm;花被片6-8,药隔顶部有腺点一颗;雌花心皮2-4,通常l-2个发育。蓇葖果1-2瓣,稀3瓣,红色,表面有突起的腺点。种子卵形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3-5月,果期6-8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山坡疏林、灌丛中及路旁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6-8月,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除去果皮,留取种子备用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苦;辛;微温
|
归经 |
肺;脾经
|
功效 |
平喘利水;散瘀止痛
|
功效分类 |
解毒药;行气药
|
主治 |
痰饮喘息;水肿胀满;小便不利;脘腹冷痛;关节痛;跌打肿痛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3-5g;研末,1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Zanthoxylum armatum DC.[Z.planispinum Sieb.et Zucc.;Z.alatum Roxb.var.planispinum Rehd.et Wils.]
|
科属分类 |
芸香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