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东南星蕨、石韦、灯火草 |
汉语拼音 | yi zhi qi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水龙骨科植物攀援星蕨的全草。 |
动植物形态 | 植株高20-50cm。根茎攀援,略呈扁平状,疏被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头,基部卵圆,边缘有疏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3-7cm,基部疏被鳞片,并以关节与根茎相连;叶片厚纸质,狭长披针形,长10-43cm,宽2-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急缩狭为楔形而下延成翅,全缘或略呈波状;中脉两面隆起,侧脉不明显,小脉网状,网眼内有分叉的内藏小脉。孢子囊群圆形,小而密,散生于孢子叶背面的上半部;无囊群盖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500-1500m的山地林缘,攀援于树干或岩石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微苦;涩;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利湿 |
功效分类 | 清热利湿药 |
主治 | 尿路感染;小便不利;黄疸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0-15g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Microsorium buergerianum(Miq.)Ching[Polypodium buergerianum Miq.] |
科属分类 | 水龙骨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