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长圆石韦、毛石韦
|
汉语拼音 |
ju yuan shi wei
|
英文名 |
Martin Pyrrosia
|
药材基原 |
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石韦的全草。
|
动植物形态 |
植株高10-3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密被披针形鳞片,边缘有睫毛。叶远生,质地较薄,上面绿色,偶有星状毛,并有小凹点,下面密被灰棕色星状毛;营养叶和孢子叶同型或略短而阔;叶柄基部均有关节;叶片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8-12cm,宽2-5cm,先端圆钝头,基部矩楔形。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,初为星状毛包被,成熟时露出;无囊群盖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|
生态环境 |
附生于海拔1000-18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略扁,密被鳞片,多卷曲,展开后呈披针形,边缘有睫毛。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或略短阔,叶片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,先端较钝,基部楔型,上表面绿色,有小凹点,下表面密覆灰棕色星状毛,质地较薄;孢子囊群在侧脉间紧密而整齐地排列,有的包被在星状毛内,成熟的多露出。叶柄柱形,基部有关节,长5-10cm。气微,味微苦。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微苦;凉
|
归经 |
肺;膀胱经
|
功效 |
清肺热;利尿;止血
|
功效分类 |
利尿通淋药
|
主治 |
慢性气管炎;尿路感染;尿路结石;血尿;肾炎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6-15g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慢性气管炎、尿道炎、尿道结石、血尿、肾炎、跌打损伤。
|
考证 |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Herba Pyrrosiae Martinii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Pyrrosia martinii (Christ)Ching[Niphobolus martinii Christ]
|
科属分类 |
水龙骨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