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番仔刺、篱笆树、洋刺、花墙刺、桐青、白解
|
汉语拼音 |
jia lian qiao
|
英文名 |
Fruit of Creeping Skyflower
|
药材基原 |
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果实。
|
动植物形态 |
假连翘,灌木,植株高15.-3m。枝条常下垂,有刺或无刺,嫩枝有毛。叶对生,稀为轮生;叶柄长约1cm,有柔毛;叶片纸质,卵状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6.5cm,宽1.5-3.5cm ,基部楔形,叶缘中部以上有锯齿,先端短尖或钝,有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常排成圆锥状;花萼管状,有毛,长约5mm,具5棱,先端5裂,结果时先端扭曲;花冠蓝色或淡蓝紫色,长约8 mm,先端5裂,裂片平展,内外有毛;花柱短于花冠管,子房无毛,核果球形,直径约5mm,熟时红黄色,有光泽,完全包于扩大的宿萼内。花、果期5-10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原产热带美洲。
|
生态环境 |
我国南方常见栽培或逸为野生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夏、秋季采由,鲜用或晒干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|
中药化学成分 |
果实中含假连翘种甙(repenoside),花墙刺甙(durantioside)I和II,甾体(steroid),葡萄糖(glucose),果糖(fructose),生物碱。 花墙刺还含有野芝麻酯甙( lamiide),花墙刺甙I、II和III,花墙刺甙I四乙酸酯(durantioside I tetraacetate),花墙刺甙I五乙酸酯(durantioside I pentaacetate),花墙刺甙II四乙酸酯(durantioside II tetraacetate)和花墙刺甙IV四乙酸酯(durantioside IV tetraacetate)。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味甘;微辛;性温;小毒
|
归经 |
肝经
|
功效 |
截疟;活血止痛
|
功效分类 |
解毒药
|
主治 |
疟疾;跌打伤痛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14-20粒;或研末。
|
用药禁忌 |
孕妇忌用。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①治疟疾:假连翘十五至二十粒,于发作前二小时开水送服。②治跌打胸痛:鲜假连翘五钱捣烂,热酒冲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Fructus Durantae Repentis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Duranta repens L.
|
科属分类 |
马鞭草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