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七星剑、血路草
|
汉语拼音 |
ci xue hong
|
英文名 |
|
药材基原 |
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
|
动植物形态 |
花叶假杜鹃 灌木,高约2m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叶对一;有短柄;吉片披针形,长4-8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均被白色柔毛;在叶柄基部有一对向下的针刺,紫红色。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具多数大苞片;萼片4,成对,外面一对较大;花黄色,花冠管状,5裂,裂片近相等;发育雄蕊2-3,退化雄蕊1-2;子房上位,2室,花柱长。蒴果卵形,中部以下有种子4颗。花期5-7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广东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山谷湿地、材旁或路边,也有栽培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全年可采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性状鉴别 茎圆形,具棱,木质。叶对生,多皱缩或破碎,完整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8cm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有白色柔毛;具短叶柄,叶柄基部有一对向下的针刺,呈紫红色。
|
中药化学成分 |
地上部分含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:山栀甙甲酯(shanzhiside methyl ester),假杜鹃素(barlerin),乙酰基假杜鹃素(acetylbarlerin),6-O-乙酰基山栀甙甲酯(6-O-acetyl-shanzhiside methyl ester)和7-乙酰基野芝麻新甙(ipolamiido-side)。另含甜菜碱(betaine)。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味辛;苦;性平
|
归经 |
|
功效 |
通经络;续筋骨;解毒消肿
|
功效分类 |
通经络药;续筋骨药;解毒消肿药
|
主治 |
跌打肿痛;骨折;外伤出血;痈肿疮毒;毒蛇咬伤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6-10g。外用,鲜品适量,捣敷。
|
用药禁忌 |
孕妇禁服。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"孕妇忌服。"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Herba Barleriae Lupulinae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Barleria lupulina Lindl.
|
科属分类 |
爵床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