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蚬肉海棠。
|
汉语拼音 |
si ji hai tang
|
英文名 |
|
药材基原 |
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。
|
动植物形态 |
直立肉质草本,高15-45cm。根呈纤维状。全株无毛,基部多分枝,绿色或淡红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着生于叶片基部;叶稍肉质,卵形或宽卵形,长5-8cm,宽3.5-7.5cm,先端圆钝,基部稍心形略偏斜,边缘有锯齿和睫毛,两面光亮,绿色;主脉通常微红。花淡红或带白色,数朵集生在腋生的总花梗上,花单性,雌雄同花,雄花较大,径约1-2cm,花被片4,内面2片较小;雌花稍小,花被片5。蒴果绿以,并有红色的3翅,其中一翅稍大。花期全年。
|
资源分布 |
我; 务地有栽救国。
|
生态环境 |
原产巴西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全年均可采,多为鲜用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|
中药化学成分 |
干叶含草酸(oxalic acid),延胡索酸(fumaricacid),琥珀酸(succinic acid)和苹果酸(malic acid)等[1]。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味苦;性凉
|
归经 |
|
功效 |
清热解毒
|
功效分类 |
清热解毒药
|
主治 |
疮疖
|
用法用量 |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Begonia simperflorens Link et Otto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
|
科属分类 |
秋海棠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