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防风 |
汉语拼音 | qin hai fang feng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伞形科植物葛缕子的根。 |
动植物形态 |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无毛。根圆柱形,肉质,长10-25cm,径5-10mm。茎上部分枝。其生叶及茎下部叶的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或略短于叶片,二至三回羽状深裂,叶片轮廓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5cm,宽2-3cm,末回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-5mm,宽约1-3cm,具宽叶鞘,边缘膜质,白色或粉红色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;总花梗长5-8cm;无总苞片,稀1-3,线形;伞辐5-10,长1-4cm;无小总苞片,偶有1-3,线形;小伞形花序有花5-15,花杂性,无萼齿,花瓣白色,或带淡红色;花柱长约为花柱基的2倍。果实长卵形,长4-5mm,宽2-2.5mm,成熟后黄褐色,果棱明显,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2。花、果期5-8月。 |
资源分布 | |
生态环境 |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夏、秋季采挖根部,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,洗去泥沙,稍晾,置沸水中烫后去外皮,晒干或烘干即得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性状鉴别:根呈圆柱形或纵剖成条形,略弯曲或呈扭曲状,单一,罕见分歧者。长约10-40cm,直径0.2-1.5cm。顶端根头部宽大,有明显的凹陷茎基痕。表面稍粗糙,有纵皱纹或沟纹。质坚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,皮层呈土黄色,木质部呈鲜明的黄色。气弱,味微甘而略苦。 显微鉴别:根横切面:木栓层易脱落,剩余为3-6列细胞组成,多呈切向延长,皮层窄。韧皮部宽广,散布有众多分泌道。形成层成环状。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,射线宽窄不一。根茎中央有髓,髓部薄壁细胞较大,略呈类长圆形。 粉末特征:类白色。 1.分泌道中含有树脂样分泌物。 2.木栓细胞类长方形,壁增厚。 3.导管多为网纹或环纹。 4.纤维长梭形,壁薄有纹孔。 5.含草酸钙柱晶、方晶及不规则结晶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取本品粗粉以氯仿浸渍1小时,滤过,滤液用氯仿稀释至10mg/ml,在285nm、242nm有最大吸收。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辛;微甘;性微温 |
归经 | |
功效 | 发表祛风;胜湿止痛 |
功效分类 | 发表祛风药;胜湿止痛药 |
主治 | 风寒感冒;头痛身痛;风湿痹痛;破伤风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3-10g。 |
用药禁忌 | 体虚多汗者慎服。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Radix Cari Carvi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Carum carui L. |
科属分类 | 伞形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