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节节花 |
汉语拼音 | mi hua cao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沟繁缕科植物田繁缕的全草 |
动植物形态 | 一年生草本,高7-30cm。近直立或渐升,分枝多,淡红色,具平展的腺毛。叶对生,几无柄;插叶长约2mm,2深裂,裂片披针形,有撕裂状小齿;叶片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0.4-2cm,宽2-8mm,边缘有尖锐的小锯齿,下面有短毛。花小,多数簇生于叶腋;花梗长1-2mm;萼片5,狭卵形,长约1.2mm,先端渐尖;花瓣5,淡红色,狭卵形,约与萼片等长;雄蕊5;花柱5,短。蒴果近球形,长1.2-2mm,裂为5瓣。种子我数,极小。花期几近全年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田边或溪边草地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可采;洗净;鲜用或晒干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甘;性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解毒 |
功效分类 | 清热解毒药 |
主治 | 尿路感染;痈疖;口腔炎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含漱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Bergia ammannioides Roxb. Ex Roth |
科属分类 | 沟繁缕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