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汉语拼音 | xiao hua lai mu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山茱萸科植物小花梾木的树皮。 |
动植物形态 | 乔木或灌木,高3-8m。树皮黄褐色;幼枝纤细,圆柱形,略具棱角,稀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,老枝灰褐色,疏生黄褐色皮孔。冬芽顶生或腋生,狭圆锥形,长2-5.5mm,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。叶对生或近于对生;叶柄长3-5mm,幼时密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;叶片纸质,长椭圆形,长4-6.5cm,宽1.6-3.3cm,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均稀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,中脉在两面稍凸起,侧脉3-4对,弓形内弯,在上面稍显明,下面略微凸起。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,宽4-12cm,有时有、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的叶状苞片;总花梗细圆柱形,长1-4cm,近于无毛;花小,白色,直径4.5mm;花萼裂片4,宽三角形,长0.3-0.4mm,稍长于花盘,外侧仅基部有灰白色贴生短柔毛;花瓣4,长圆披针形或舌状长圆形,长2.5mm,宽近1mm,先端渐尖,下面疏被白色贴生短柔毛;雄蕊4,长2.3mm,略短于花瓣,花丝线形,无毛,长约2mm,花药2室,狭倒卵形,长1.3mm,丁字形着生;花盘垫状,厚0.3mm,有白色短柔毛;花柱圆柱形,长近2mm,略有浅沟,疏被白色贴生短柔毛,柱头小,点状,子房下位,花托倒圆锥形至倒卵形,长1mm,直径约1mm,密被淡白色贴生短柔毛;花梗圆柱形,长0.3-2mm,被灰白色短柔毛。核果狭倒卵形或近于长圆形,长5-6mm,直径约4mm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广西、贵州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330-2500m的森林中或岩石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甘;咸;性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解毒;通经活络 |
功效分类 | 清热解毒药;通经活络药 |
主治 | 高热不退;疟疾;痞块;痛经;跌打损伤;骨折;瘫痪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6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鲜品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Swida paruiflora (Chien)Holub[Cornus paruifolra Chien] |
科属分类 | 山茱萸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