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雷公山、白五加
|
汉语拼音 |
lei wu jia
|
英文名 |
|
药材基原 |
为五加科植物刚毛五加的根皮。
|
动植物形态 |
灌木,高约3m。小枝无毛,通常有下弯的粗刺。叶互生或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-9cm,常疏生细刺或无刺;小叶5,稀3-4,小叶柄长2-7mm,无刺或疏生细刺,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2-7mm,无刺或疏生细刺,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4-12cm,宽1.5-4cm,先端尖,基部楔形至阔楔形,两面沿脉被硬毛或刺毛,边缘有细锯齿;侧脉8-10对。伞形花序2-5个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,直径2-3cm;总花梗长1-5cm,花梗细;花萼边缘全缘或有5小齿;花绿色;花瓣5,卵形,开花时反折;雄蕊5,药丝长约1。5mm;子房5室,花柱合生成短柱。核果浆果状,卵球形,直径约5mm,微具5棱,熟后黑色,具长1.2mm的宿存花柱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湖北等地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海拔1000-3000
的林内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秋季挖根,洗净,趁鲜剥取根皮,晒干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味辛;微苦;性温
|
归经 |
|
功效 |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
|
功效分类 |
祛风除湿药;活血止痛药
|
主治 |
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跌打损伤;骨折;头痛;脘腹痛;痛经;脚气;无名肿毒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浸酒外搽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|
考证 |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Acanthopanax simonii Schndid.
|
科属分类 |
五加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