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
狗骨子、白鸡金、白秋铜盘、三萼木
|
汉语拼音 |
gou gu chai
|
英文名 |
root of Common Tricalysia, Hairy Tricalysia
|
药材基原 |
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狗骨柴的根。
|
动植物形态 |
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4m。除花萼及托叶被微柔毛外,全部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-8mm;托叶长5-8mm,下部合生;叶片卵状长圆形、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6-13cm,宽2-6cm,先端急尖或钝尖,基部宽楔形。聚伞花序热电厂成伞房状,腋生,稠密多花;总花梗长不及8mm;花黄绿色,4数;花萼简长约1mm,先端不明显4裂;花冠简长约3mm,裂片与花冠简等长,开放后反卷;雄蕊生于喉部,伸出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4-8mm,熟时橙红色,干后黑色,先端有环形的萼檐残迹。花期5-7月,果期8-9月。
|
资源分布 |
分布于我国西南、南部和东部。
|
生态环境 |
生于山坡、溪沟边、杂木林下。
|
药用植物栽培 |
|
采收和储藏 |
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|
药用部位 |
|
生药材鉴定 |
|
中药化学成分 |
|
理化性质 |
|
中药化学鉴定 |
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
|
炮制方法 |
|
剂型 |
|
中药制药工艺 |
|
药理作用 |
|
药理学 |
|
药代动力学 |
|
毒理学 |
|
药物配伍 |
|
药性 |
苦;凉
|
归经 |
肝经
|
功效 |
清热解毒;消肿散结
|
功效分类 |
解毒药
|
主治 |
瘰疬;背痈;头疖;跌打肿痛
|
用法用量 |
内服:煎汤,30-60g;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|
用药禁忌 |
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
|
选方 |
|
临床运用 |
|
各家论述 |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功能。用于瘰疬痈疽;疮疖肿毒。
|
考证 |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|
药物应用鉴别 |
|
药典收录 |
|
药材拉丁名 |
Radix Tricalysiae dubiae
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
Tricalysia dubia (Lindl.) Ohwi[Can-thium dubium Lindl.;Diplospora viridiflora DC.]
|
科属分类 |
茜草科
|
出处 |
《中华本草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