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薛、牡赞、木莲、木莲藤、过水龙、辟萼、石壁莲、木瓜藤、膨泡 树、壁石虎、木壁莲、爬墙虎、风不动、彭蜂藤、王不留行、石莲、常 春藤、石龙藤、石壁藤、补血王、追骨风、爬岩风、墙脚柱、田螺掩、 大鼓藤、抬络藤、老鸦馒头藤、凉粉藤、石绷藤、薛荔络石藤、木隆谷、 邦邦老虎藤、乒乓抛藤、爬山虎、巴山虎、乒抛藤、泊壁藤、墙壁藤、 有蜂藤、小薛荔、抱树莲 |
汉语拼音 | bi li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、叶。 |
动植物形态 | 常绿攀援或匍匐灌木。叶二型;营养枝上生不定根,攀援于墙壁或树上,叶小而薄,叶片卵状心形,长约2.5cm,膜质,基部稍不对称,先端渐尖,叶柄很短;繁殖枝上无不定根,叶较大,互生,叶柄长5-10mm;托叶2,披针形,被黄色丝状毛;叶片厚纸质,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至钝形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被黄色柔毛;基出脉3条,侧脉4-5对,在表面下陷,背面突起,网脉蜂窝状。花序托单生于叶腋,梨形或倒卵形,长3-6cm,宽3-5cm,顶部截平,略其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,基部有时收缩成一短柄,幼时被黄色短柔毛,成熟时绿带浅黄色或微红,基生苞片宿存,密被长柔毛;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壁口部,多数,排成数行,有梗,花被片2-3;雄蕊2,花丝短;瘿花具梗,花被片3,花柱侧生;雌花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壁,花梗长,花被片4-5。瘦果近球形,有粘液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旷野树上或村边残墙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取其带叶的茎枝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节处具成簇状的攀援根及点状突起的根痕。叶互生,长0.6-2.5cm,椭圆形,全缘,基部偏斜,上面光滑,深绿色,下面浅绿色,有显著突起的网状叶脉,形成许多小凹窝,被细毛。枝质脆或坚韧,断面可见髓部,呈圆点状,偏于一侧。气微,味淡。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 最外为木栓层。皮层的外侧有断续环列的石细胞。韧皮部较薄,外侧有非木化的纤维。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全由木化细胞所成,导管类圆形,大而稀少,散列,木射线不明显,在木质部内部尚有内侧形成层和内侧韧皮部。髓部薄壁细胞常破碎,亦可见纤维束散在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叶含脱肠草素(herniarin),香柑内酯 (bergpten)[1],内消旋肌醇(mesoinositol),芸香甙(rutin),β-谷甾 醇(β-sitosterol),蒲公英赛醇乙酸酯(taraxeryl acetate),β-香树脂 醇乙酸脂(β-amyrin acetate)[2]。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去杂质、洗净、晒干。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配羌活:有散风寒、祛风湿的作用;配海金沙,清热燥湿。 |
药性 | 味酸、性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 |
功效分类 | 祛风药 |
主治 | 风湿痹痛;坐骨神经痛;泻痢;尿淋;水肿;疟疾;闭经;产后瘀血腹痛;咽喉肿痛;睾丸炎;漆疮;痛疮肿毒;跌打损伤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9-15g(鲜品60-90g);捣汁、浸酒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汁涂或煎水熏洗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 1.《本草拾遗》薛荔,簧缘树木,三、五十年渐大,枝叶繁茂。叶圆,长二、三寸、厚若石韦,生子似莲房,中有细子,一年一熟)一名木莲,打破有白汁,停久如漆,采取无时也。 2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木莲即薛荔,自江而南,皆曰木馒头。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,以解暑。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Caulis Fici Pumilae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Ficus pumila L. |
科属分类 | 桑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