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白米叶 |
汉语拼音 | que rong ye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叶。 |
动植物形态 | 乔木,高 5-17m。有板根或支柱根,幼时附生。叶互生;叶柄长1.5-6cm;托叶广卵形,长5-10cm,早落;叶片坚纸质,长椭圆形、长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少有浅心形,长5-15cm,宽2-7.5cm,先端钝或短渐尖,基部钝或圆形,少有浅心形,全缘;基出脉3条,侧脉5-10对,在离叶缘网结,网脉两面不甚明显。隐头花序(榕果),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,或簇生于已落叶的小枝上,近球形,直径5-10mm,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,干后 表面有皱纹;基生苞片3枚,卵圆形,先端钝,大部分合成盘状;总花梗长3-4mm,纤细;雄花、瘿花、雌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;雄花着生于花序托近口部,少数,花被片4-5,线形,雄蕊1,花丝短;瘿花具梗,花被片3-4,花柱侧生,短于子房;雌花和瘿花相似,花被片4-5,花柱长于子房。瘦果,花柱延长。花、果期全年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500-800m的山坡林中或河岸、溪边、村寨附近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甘;微苦;性平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解毒;除湿止痒 |
功效分类 | 解毒药 |
主治 | 漆过敏;湿疹;鹅口疮 |
用法用量 | 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洗;或绞汁涂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①治漆疮: 鲜雀榕叶一握。煎汤待温,洗涤。②治湿疹: 鲜雀榕叶一握。煎汤浴洗,日洗一、二次。③治小儿鹅口疮: 鲜雀榕叶煎汤,加人乳适量,洗口,日洗一、二次。 (选方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解热行气,除湿消疹。 2.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:解毒,杀虫。 |
考证 | 出自《福建民间草药》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Ficus virens Ait .[F.wightana (Miq.)] Benth.] |
科属分类 | 桑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