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汉语拼音 | chang ye shui ma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荨麻科植物长叶水麻的茎叶。 |
动植物形态 | 落叶灌木,高1-3m。小枝圆筒形,有浅沟,密生白色或淡黄色的糙毛,单叶互生;叶柄长1-4cm;叶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9-21cm,宽2-6cm,先端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粗糙,有时具泡状隆起,疏生短毛,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;基生脉3条,侧脉4-6对,网状细脉显著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序大多生叶痕腋部,1-2(-3)回两叉状分枝,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状的团伞花序,序梗被伸展的短毛;雄花花被片4,长约1.5-2mm,雄蕊4,小苞片较花被片短;雌花簇直径2-3mm,雌花倒卵形,花被管状,先端4齿。果序直径3-5mm;瘦果小,长约0.8-1.5mm,宿存管状花被橙红色,肉质。花期5-8月,果期8-12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800-2000m的河谷、山坡沟边向阳处或林缘潮湿处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辛;苦;性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祛风止咳;清热利湿 |
功效分类 | 祛风止咳药;清热利湿药 |
主治 | 伤风感冒;咳嗽;热痹;膀胱炎;无名肿毒;牙痛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Debregeasia longifolia(Bum.f.)Wedd.[Urtica longifolia Burm.f.;D.velutinaGaud.] |
科属分类 | 荨麻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