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张麻、止血草 |
汉语拼音 | chong yi cai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。 |
动植物形态 | 多年生草本,高达60cm。茎直立或渐升,粗达2mm,不分枝或分枝。叶对生;叶柄长05-1.5cm;托叶斜三角形,长3-6mm,常包著团伞花序;叶片卵形、菱状卵形或近菱形,长2-5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锯齿,两面疏生短毛;基生脉3条。团伞花序单性,腋生。雄花簇生于雌花簇之上;雄花直径约1.2mm;花被片4,基部合生,先端尾状渐尖,在顶部之下具短角;雄蕊4;雌花花被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有短毛,睫毛状。瘦果小,狭倒卵形,长不到1mm,宿存柱头卵形;宿存花被管状,被短毛。花期4-7月,果期8-11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1000-24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微酸;苦;性平 |
归经 | |
功效 | 止血生肌;除湿止痢 |
功效分类 | 止血生肌药;除湿止痢药 |
主治 | 外伤出血;痢疾;胃腹疼痛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 |
科属分类 | 荨麻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