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蓝雪草、小蓝雪草、刺矶松 |
汉语拼音 | ji wa cao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白花丹科植物鸡娃草的全草。 |
动植物形态 | 一年生草本,高20-40cm。茎直立或斜上,通常有6-9节,基节以上均可分枝,有条棱,紫红色或绿色,沿棱有稀疏小皮刺。单叶互生;茎下部的叶片披外形,长2-10cm,宽1-3cm,先端渐尖,基部箭形或耳形而抱茎,全缘或近全缘;中部叶最大,下部叶片上部最宽,匙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愈向茎的上部叶片渐变为中部最宽至基部最宽,狭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由无耳(最下部的叶)至有耳抱茎而沿棱下延,叶缘具不整齐的小刺。穗状花序短或成头状;苞片卵形,膜质;等筒状,有腺毛,长于花冠,花后膨大,有5棱,棱间非膜质,先端5齿裂,裂片两侧有具柄的腺毛,结果时萼筒的棱脊上生出鸡冠状突起;花冠狭钟状,5裂,粉红色或淡蓝紫色;雄蕊5,花丝基部扩大,花药淡红色,花丝白色;子房1室。蒴果坏裂,暗红褐色,有5条淡位条纹。种子红褐色。花期7-8月,果期7-9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西北及四川、西藏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海拔2000-3500m的山坡、路边、沟渠旁、田间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7~8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研粉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叶含白花丹素(plumbagin)[1]。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苦;性寒 |
归经 | |
功效 | 杀虫止痒;腐蚀疣痣 |
功效分类 | 驱虫药 |
主治 | 体癣;头癣;手足癣;神经性皮炎;疣痣 |
用法用量 | 外用:适量,鲜草捣烂成糊状,湿敷局部;浸酒 涂;研末制成油膏涂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1.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:除疣痣,蚀恶肉。 2.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杀虫止痒。治神经性皮炎,牛皮癣。 |
考证 | 出自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Plumbagella micrantha(Ledeb.)Spach[Plumbago micrantha Ledeb.;P.spinosa Hao] |
科属分类 | 白花丹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