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|
汉语拼音 | ji zhao zhi pi |
英文名 | bark of Chinese Desmos |
药材基原 | 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树皮。 |
动植物形态 | 直立或攀援灌木,高1-3m。枝粗糙,有纵条纹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片长圆形或圆形,长4-13cm,宽2-5cm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绿色。花单朵与叶互生或对生,黄绿色,下垂;花梗长2-5.5cm;萼片3,卵圆形,长3-5mm;花瓣6,2轮,外轮比内轮大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3-9cm,宽1-2cm;雄蕊多数,药隔先端截形;心皮多数,柱头2裂。果实伸长,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,长2-5cm,聚生于果梗上,子房柄明显。种子球形,直径约5mm。花期夏季,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丘陵山坡、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荒野、路边以及山谷、沟边等地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1.性状鉴别 枝皮半筒状或条片状,直径约1cm,厚约2mm。外表浅棕色,具细纵皱纹和横裂纹,并有众多黄棕色点状皮孔,栓皮脱落处显暗黄棕色,有明显弯曲的纵向棱线;内表面黄棕色,具细密纵皱纹。质稍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香,味微辣。 2.显微鉴别 枝皮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。皮层狭窄,有棕黄色分泌细胞散在,老茎树皮的皮层有石细胞分成。韧皮部宽厚,韧皮纤维束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达10余层,韧皮束两侧有草酸钙方晶伴存。本品韧皮射线及皮层细胞含淀粉粒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取本品粗粉5g,加乙醇适量,置水浴中温浸1h,滤过。滤液适当浓缩,备用。①取滤液1ml,加入数滴浓盐酸及少量镁粉,溶液显红色。(检查黄酮类化合物)②取滤液1ml,滴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,即产生橘红色沉淀。(检查生物碱)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辛;性温 |
归经 | 肺经 |
功效 | 止痛;杀虫 |
功效分类 | 解毒药 |
主治 | 风湿骨痛;疥癣 |
用法用量 | 内用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酒炒敷;或捣烂加酒擦;或加醋煎浓汁洗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《陆川本草》:捣烂开好酒擦疥癣。 |
考证 | 出自《陆川本草》。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Cortex Desmoris Chinensis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Desmos chinensis Lour.[D.cochinchinensis sensu Merr.] |
科属分类 | 番荔枝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