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湿地葛仙米 |
汉语拼音 | zhao ze nian zhu zao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念珠藻科植物沼泽念珠藻的藻体。 |
动植物形态 | 植物体呈小团块状,直径0.5mm,蓝绿色、橄榄绿色,后期墨绿色至黑色。外有胶质鞘包被。内部为念珠链状的营养细胞,圆形、扁圆形或方形,橄榄绿色,成单列排列,直径2.5-4.5μm,异形胞,大而透明,壁厚,直径6-9μm,该种植物的小团块,或分离,或由营养细胞组成线索状,相互结联。团块长圆形。团块形,形态有多种变异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吉林、陕西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生于沼泽潮湿地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秋、冬季采收,阴干备用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性状鉴别 藻体呈圆块状,外被透明的胶质物,干品灰褐色,鲜品淡黄棕色。气微,味淡。 显微鉴别 藻丝体由念珠状单列有异形胞的藻丝组成,藻丝细胞桶形,长宽相等,3-3.5μm,淡蓝绿色。异形胞较营养细胞宽大,繁殖细胞椭圆形,宽4-4.5μm,长6-8μm,壁光滑无色。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淡;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明目;收敛益气 |
功效分类 | 清热明目药;收敛益气药 |
主治 | 目赤肿痛;水火烫伤;久痢;脱肛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5-30g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Alga Nostoc Paludosi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Nostoc paludosum Kutz.[Amorphonostoc poludosum(Kütz.)Flenk.] |
科属分类 | 念珠藻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