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枫兰 |
汉语拼音 | zhi jia lan |
英文名 | |
药材基原 | 为兰科植物短茎萼脊兰的全草。 |
动植物形态 | 短茎萼脊兰,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。茎短而斜上,被对褶叶基所包围,下部丛生气生根。气生根粗壮而长,弯曲,白色,无毛。叶3-5枚,2列,稍肉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2cm,宽2-3.5cm,先端钝或斜而2浅裂,基部收窄抱茎,具线缝状关节,中脉明显。花茎1-4个,生于茎基部叶腋;总状花序长5-17cm,疏生花4-10余朵;花苞片卵圆形,长7-12mm,宽3-9mm,先端钝圆;花淡黄绿色;萼片和花瓣近相似,长椭圆形,长18-20mm,最宽处宽7-9mm,稍肉质,开展,具脉7条,先端急尖,中萼片稍宽,侧萼片和花瓣较窄,萼片背面中助具脊状翅;唇瓣3裂,中裂片肉质,狭长圆形,长8-10mm,宽约2mm,从基部至先端具1枚高约1.5mm的褶片,侧裂片直立,半圆形边缘具微齿,距口处具1枚圆锥状胼胝体;距角状,长约1cm,稍弧形,向前伸;蕊柱长13-15mm,具蕊状翅,蕊喙伸长2裂,蕊喙柄先端扩大;粘盘圆形。蒴果长椭圆形,连柄长约7cm。花期5-6月,果期9月。 |
资源分布 | 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 |
生态环境 | 附生于海拔300-1100m的常绿阔叶林的树干上。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全年均可采,鲜用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味苦;性凉 |
归经 | |
功效 | 清热息风 |
功效分类 | 清热息风药 |
主治 | 小儿惊风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鲜品30g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Sedirea subparishii (Tsi)E. A. Chr. [Hygrochilus subparishii Tsi] |
科属分类 | 兰科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