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 | 甜糟、糟、红糟、酒醅糟、粕 |
汉语拼音 | jiu zao |
英文名 | distiller's grains |
药材基原 | 为高梁、大麦、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。 |
动植物形态 | |
资源分布 | |
生态环境 | |
药用植物栽培 | |
采收和储藏 | 在酒精厂或酒厂中收集。 |
药用部位 | |
生药材鉴定 | |
中药化学成分 | 酒糟因制酒原料及方法之不同,所含成分亦异,其仅分离酒液的酒糟中尚含相当量的乙醇(ethanol),若经蒸吊烧酒后,则乙醇的含量极少。 |
理化性质 | |
中药化学鉴定 | |
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| |
炮制方法 | |
剂型 | |
中药制药工艺 | |
药理作用 | |
药理学 | |
药代动力学 | |
毒理学 | |
药物配伍 | |
药性 | 甘;辛;温;无毒 |
归经 | 胃;肝;肾经 |
功效 | 活血止痛;温中散寒 |
功效分类 | 温里药;消食药 |
主治 | 伤折瘀滞疼痛;冻疮;风寒湿痹;蛇伤;蜂螫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炖温或煎汤,适量。外用:适量,罨敷。 |
用药禁忌 | |
不良反应及治疗 | |
选方 | ①治伤折,恶血不散疼痛:酒糟二斤,糯米半斤。上二味相和,酒煮稀稠得所,取出乘温涂患处,外封裹之,日再易。(《圣济总录》糟米涂方)②治鹤膝风:酒醅糟四两,肥皂一个(去子),芒硝一两,五味子一两,砂糖一两,姜计半瓯。研匀,日日涂之。加入烧酒尤妙。(《纲目》)③治手足皴裂,春夏不愈者:生姜汁、红糟、白盐、猪膏(腊月者佳)。上研烂炒热,擦入皴内,一时虽痛,少顷便皮软皴合,再用即安。(《养生必用方》) |
临床运用 | |
各家论述 | |
考证 |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《纲目》:糯、秫、黍、麦,皆可蒸酿酒醋,熬煎饧饴,化成糟粕。酒糟须用腊月及清明、重阳造者,沥干,入少盐收之,藏物不败。若榨干者无味矣。 |
药物应用鉴别 | |
药典收录 | |
药材拉丁名 | |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| Wine |
科属分类 | 其他 |
出处 | 《中华本草》 |